(抗战胜利80周年)红色小戏小剧引共鸣 沂蒙精神焕发新活力

_哔哩哔哩_bilibili 2025-07-22 04:27:57 来源: 原创

  中新网临沂7月21日电(王采怡 李欣)在临沂市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沉浸式小戏《乳汁救伤员》正在上演。演出中,当扮演明德英的演员再现用乳汁救治伤员的场景时,台下观众深受触动。

  “老师之前在课堂上讲过红嫂的故事,今天看了演出,更真切地体会到她们当时的不易。”来自沂南县蒲汪镇大王庄中心小学四年级的赵越超说,红嫂把粮食留给伤员、自己挨饿的情节,让他很受震撼。同校的张冉也表示,看到演员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为伤员奔波的样子,理解了课本中“军民情深”的内涵。

  据了解,战争时期,沂蒙妇女共做军鞋315万双左右,动员民众参军参战约20万人,救护病员约6万人。在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明德英、王换于等上百位沂蒙妇女的事迹被系统展示。她们的故事并非个例,而是当时千千万万沂蒙女性的缩影。

沂蒙红嫂纪念馆里记录的沂蒙女性。王采怡 摄

  红色小戏是沂蒙地区传承红色历史的重要创新方式。目前,沂蒙红嫂纪念馆旁的红嫂家乡旅游区内,除《乳汁救伤员》外,还有多部小戏小剧循环上演。在景区内,游客除了看剧,还可以参与编草鞋、缝军衣等体验活动,品尝“红嫂饼”“拥军粥”等特色食品,沉浸式回归历史,感受沂蒙精神。

  “金维三这个角色,彰显了抗战时期的民族团结力量。”在沉浸式短剧《金维三》中饰演主角的丁相峰介绍,金维三是真实的回族抗日战士,出生于沂南县贫苦回民家庭,自幼习武,枪法精湛。“他不仅是神枪手,更团结各族同胞抗敌。剧中他联合汉族、满族等民兵设伏击退日军,还乔装打扮潜入敌占区获取情报。”

  丁相峰说,每次演到这些情节,他都能感受到先辈们共御外敌的决心。“这正是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写照,是沂蒙精神在统战方面的生动诠释。”

  穿过青砖铺就的廊道,走进四周堆满书籍的房间,灯光渐暗,游客三三两两盘腿而坐,一场大戏即将开幕。在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村抗大一分校沂蒙文献体验馆,沉浸式剧目《东高庄——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同样吸引着众多参观者。该剧以1940年抗大一分校学员进驻东高庄村为背景,通过古今两个时空的转换,再现了村民与学员共渡难关的历史。

  该剧“馆长”扮演者李荣明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呈现,让观众感受到当时军民“生死与共”的氛围。“很多观众看完后说,听到《跟着共产党走》的旋律响起,就想起了先辈们的付出,这正是我们想传递的。”

沉浸式剧目《东高庄——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演出现场。王采怡 摄

  据了解,临沂市还举办2025年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海选大赛,推出小戏小剧线上展播,进一步擦亮“群众演给群众看、群众文化群众办”小戏小剧创演品牌,让更多人看到沂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创新活力。

  如今,沂蒙老区的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高铁、高速公路取代了当年的小推车,煎饼、板栗、小米等农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各地,商贸物流、新材料等产业也在此扎根发展。电商达人牛庆花将大山里的水果销往中国各地,返乡创业的李广阅让万亩荒山变绿……“新红嫂”们用新方式延续着沂蒙精神,带领当地民众增收致富。(完)

#guotaibanhuiyingminjindangrengjinzhitailvyoutuanlaidalu#[minjindangrengjinzhitaiwanlvyoutuandaodalu,guotaibanhuiying]4yue26rishangwu,guotaibanjuxinglixingxinwenfabuhui,fayanrenzhufenglianjiujinqilianganredianwentihuidajizhetiwen。#(#)国(guo)台(tai)办(ban)回(hui)应(ying)民(min)进(jin)党(dang)仍(reng)禁(jin)止(zhi)台(tai)旅(lv)游(you)团(tuan)来(lai)大(da)陆(lu)#(#)[([)民(min)进(jin)党(dang)仍(reng)禁(jin)止(zhi)台(tai)湾(wan)旅(lv)游(you)团(tuan)到(dao)大(da)陆(lu),(,)国(guo)台(tai)办(ban)回(hui)应(ying)](])4(4)月(yue)2(2)6(6)日(ri)上(shang)午(wu),(,)国(guo)台(tai)办(ban)举(ju)行(xing)例(li)行(xing)新(xin)闻(wen)发(fa)布(bu)会(hui),(,)发(fa)言(yan)人(ren)朱(zhu)凤(feng)莲(lian)就(jiu)近(jin)期(qi)两(liang)岸(an)热(re)点(dian)问(wen)题(ti)回(hui)答(da)记(ji)者(zhe)提(ti)问(wen)。(。)

张杰把开心快乐送给女儿们

  1982年,南昌飞机设计研究所找到南航飞机设计专业教授魏志毅和同事钱智声,请他们协助开展强-5定寿工作——强-5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中国第一种强击机;所谓“定寿”,就是确定飞机的使用寿命。

推荐内容

精彩推荐

产品推荐

官方通报成都一广场移栽玉米杆:纪检部门开展调查,将依规处理
¥
368.00
4.6分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这所学校,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儿童
¥
358.00
4.9分
钟南山:全国约 11 亿至 12 亿人染过新冠
¥
3588.00
4.6分
618值得入手的液晶电视
¥
5280.00起
4.5分
媒体刊文:大型农机能否畅行无阻,关乎每个人的饭碗
¥
3399.00
4.7分
全红婵 207C 又拿满分
¥
578.00起
4.8分

最新评论

新程序